指纹识别的原理芯片复制
指纹识别技术包含有以下两种主要的识别技术:
第一种是采用不同指纹图像统计对比的方法;
第二种是采用指纹图像本身固有的特征信息进行比对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主要是将两幅指纹图像进行统计对比,查看他们之间相似度的大小,根据大小来判断这两幅指纹是否取自于同一个人,从而实现身份识别的作用。第二种方法是根据两幅指纹图像的结构特征,芯片复制比较他们的特征信息,确认他们的身份。特征包含两种类型:全局特征类型和局部特征类型。
指纹识别技术的全过程是:
(1).使用指纹采集设备采集指纹图像。
(2).对指纹图像中的大量噪声点进行预处理,从而提升后面处理的效率。在预处理之后,得到了一个关于指纹图像的轮廓线,为下一步特征提取做准备。
(3).进行指纹图像的特征提取,提取出其特征信息点。
(4).对指纹图像进行特征匹配,把提取的特征点与数据库中预存的特征点进行比对,通过比对来判断身份。根据英国学者E.R.Herry 的研究发现,两个指纹图像中,如果特征点的对数有13 对是重合的,就可以认为这两个图像取自于同一个人。
芯片复制指纹识别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有以下几种:
(1).误识率:指两个不同指纹被错误地识别成相同指纹的概率;
(2).拒识率:芯片复制指同一个手指的两个不同指纹样本不能匹配,即被认为来自不同手指的概率;
(3).等错误率:第一和第二种错误相等时的数值;
(4).注册时间:从指纹被采集到完成指纹特征提出所需要消耗的时间;
(5).匹配时间:两个指纹样本进行一次对比匹配所需要消耗的时间;
(6).模板特征的大小:从一个指纹图像中提取出的指纹特征的存储容量;
(7).分配内存的大小:在指纹识别的各个阶段,计算机系统需要占用的内存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