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破解C51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芯片破解数据元(Data Element),也称为数据元素,是用一组属性描述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在一定语境下,通常用于构建一个语义正确、独立且无歧义的特定概念语义的信息单元。数据元可以理解为数据的基本单元,将若干具有相关性的数据元按一定的次序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即为数据模型。
基本属性
(1)标识类属性:适用于数据元标识的属性。包括中文名称、英文名称、中文全拼、内部标识符、版本、注册机构、同义名称、语境。
(2)定义类属性:描述数据元语义方面的属性。包括定义、对象类词、特性词、应用约束。
(3)关系类属性:描述各数据元之间相互关联和(或)数据元与模式、数据元概念、对象、实体之间关联的属性。包括分类方案、分类方案值、关系。
(4)表示类属性:描述数据元表示方面的属性。包括表示词、数据类型、数据格式、值域、计量单位。
(5)管理类属性:描述数据元管理与控制方面的属性。包括状态、提交机构、批准日期、备注。
很多初学者对数据类型是什么东西搞不明白,我们举个简单例子。
芯片破解设X=10,Y=L Z=X+Y,求Z=?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将10和I分别赋给X和Y,再将X+Y赋给乙由于10已经固定,我们称X为“常量”;由于Y的值随I值的变化而变化,Z的值随X+Y值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称Y和Z为“变量”,本题中X的值为10,而Y的值为L但其他题中X的值有可能就是10000,Y的值有可能就是别的什么数了。在我们日常计算时,X和Y的值我们可以赋给它任意大小的数,当我们给单片机编程时,单片机也要运算,而在单片机的运算中,这个“变量”数据的大小是有限制的,我们不能随意给一个变量赋任意的值,因为变量在单片机的内存中是要占据空间的,变量大小不同,所占据的空间就不同,为了合理利用单片机内存空间,我们在编程时就要设定合适的数据类型,不同的数据类型也就代表了十进制中不同的数据大小,所以我们在设定一个变量之前,必须要给编译器声明这个变量的类型,以便让编译器提前从单片机内存中分配给这个变量合适的空间。